从镶嵌数据集中显示的镶嵌图像可以通过一些通常为重叠状态的输入栅格来创建。镶嵌方法定义如何根据这些输入栅格创建镶嵌图像。
例如,当使用“按属性”方法时,属性字段中的值将用于对影像进行排序,而使用“最接近中心”方法时,最接近显示画面中心的影像将作为最上面的影像放置在镶嵌中。此外,镶嵌运算符允许您对如何解析重叠的像元进行定义,如选择混合运算。
使用镶嵌数据集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修改镶嵌方法。如果您正在编辑镶嵌数据集,且需要设置默认的镶嵌方法(或限制这些选项),您可以修改镶嵌数据集属性。这样会永久的改变镶嵌数据集。然而,如果您正在将镶嵌数据集作为数据源进行查看,并且受其他因素制约不打算进行更改,那么您可以通过图像图层更改镶嵌方法。这种方式仅会影响查看或访问镶嵌数据集时的显示,而不会对其他方面产生永久影响。
镶嵌方法
始终存在一种默认的镶嵌方法。用户访问镶嵌数据集时将用到此方法。不过,可对一个镶嵌数据集使用任意数量的镶嵌方法。用户可以修改镶嵌方法,设置镶嵌方法的用户可以控制默认方法,以及禁用不想对镶嵌数据集使用的方法。
为便于传达不同镶嵌方法的作用,考虑由下图显示方式中的 12 个单个栅格组成的示例镶嵌数据:
查看下面各个方法的说明时请返回参考此图。请注意,所有单个栅格的图表已将比例缩放至 50%,从而仅在此处保留空间。
镶嵌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最接近中心 - 依次根据 ZOrder、像素大小和栅格中心与视图中心的距离(与视图中心距离越小,栅格的默认次序越靠前)对栅格进行排序。
在本例中,使用“最接近中心”方法显示了 12 个栅格。可以看到,最中心的栅格(粉色)被完全显示出来,镶嵌图像的剩余部分则由其他栅格构成。在向四周平移和缩放镶嵌图像时,随着显示范围内的其他栅格成为最接近中心的栅格,镶嵌图像也会发生改变。
最接近像底点 - 依次根据 ZOrder、像素大小和像底点位置与视图中心的距离对栅格进行排序。此方法与“最接近中心”方法类似,但不同的是,它对栅格使用像底点,该点可能会偏离中心,尤其是在倾斜的影像中。
最接近视点 - 使用“视点”工具,依次根据 ZOrder、像素大小以及用户定义的位置与栅格的像底点位置对栅格进行排序。
在本例中,想象将图像放大至红色箭头指示的区域。此位置包含六个重叠的栅格。使用视点窗口工具,将使这些栅格显示在蓝色箭头下,蓝色箭头表示视点选择。
按属性 – 依次根据 ZOrder、像素大小以及已定义的元数据属性及其与基值的差对栅格进行排序。
在本例中,所选的属性字段包含英文字母,并以升序排列。
北-西 - 依次根据 ZOrder、像素大小以及栅格中心与西北位置之间的最短距离对栅格进行排序。
在本例中,位于西北角的栅格完全用于创建镶嵌图像。
接边 - 使用每个栅格的预定义接边形状分割栅格(可以选择是否沿接边使用羽化功能),并依次根据 ZOrder 和属性表中的 SOrder 字段对影像进行排序。
在本例中,接缝线(蓝色)用来创建镶嵌方法,并且排序字段与上述“按属性”示例相同。
设置“接缝线”镶嵌方法时,应将镶嵌运算符设置为“混合”。这样便会沿着接缝线的边生成一些混合(羽化)。混合宽度是在接缝线属性表中定义的值。
锁定栅格 – 允许用户根据 ObjectID 锁定单个或多个栅格数据的显示。
在本例中,选择了四条轮廓线;因此,仅通过四个栅格创建镶嵌图像。
无 - 根据镶嵌数据集属性表中的顺序 (ObjectID) 对栅格进行排序。
在本例中,基于属性表中栅格的排序生成镶嵌图像。
使用“按属性”镶嵌方法的日期字段时,必须按以下几种格式之一输入基值:
- yyyy/MM/dd HH:mm:ss.s
- yyyy/MM/dd HH:mm:ss
- yyyy/MM/dd HH:mm
- yyyy/MM/dd HH
- yyyy/MM/dd
- yyyy/MM
- yyyy
要使用“最接近视点”镶嵌方法,需要将“视点”控制器添加到应用程序中。要执行此操作,请参阅使用视点窗口。
镶嵌运算符
镶嵌运算符用于定义镶嵌影像中叠置像元的解析方法。镶嵌运算符包括以下几种:
- 第一个 - 重叠区域将包含源中所列出的第一个栅格数据集中的像元。
- 最后一个 - 重叠区域将包含源中所列出的最后一个栅格数据集中的像元。
- 最小值 - 重叠区域将包含所有重叠像元中的最小像元值。
- 最大值 - 重叠区域将包含所有重叠像元中的最大像元值。
- 平均值 - 重叠区域将包含所有重叠像元中的平均像元值。
- 融合 - 通过对重叠的像元值进行融合来获得重叠区域;该融合值依据一种算法得出,该算法基于权重且与重叠区域内像元与边之间的距离相关。
- 求和 - 重叠区域将包含所有重叠像元中像元值的总和。
在使用“接缝线”镶嵌方法时需要设置“混合”。
排序顺序规则
影像的排序顺序受各影像的像素大小的影响,属性表中的 ZOrder 字段或 SOrder 字段也会对其产生影响(使用“接缝线”镶嵌方法时)。
使用“最接近中心”、“北-西”、“按属性”、“最接近像底点”或“最接近视点”镶嵌方法时,ZOrder 可用于确定将栅格镶嵌在一起的方法。通过这些镶嵌方法,栅格将始终首先按其 ZOrder 进行排序。ZOrder 仅可由能够编辑镶嵌数据集的属性表的用户进行修改。
通常情况下,较小的值会向前推,而较大的值会向后推。例如,如果有三个值 10、0 和 -10,那么在创建镶嵌影像时,较大值 (10)“较重”且具有较低的优先级,从而被较小的 ZOrder 值(0 或 -10)覆盖。值越小,就会变得越重要且“越轻”,因此它将显示在较大的 ZOrder 值之上(因此,-10 在 0 上方)。空 ZOrder 将被视为 0。对值的显示顺序的另一种理解是,首先显示较大的值,而其余栅格以降序显示在前面栅格的上方,因此数值最小的栅格将位于顶部。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权重,即最轻的值浮在上方。
SOrder 的工作原理与 ZOrder 相同,但是它只适用于“接缝线”镶嵌方法。
规则顺序
以下是综合性更强的规则列表,阐述每种镶嵌方法如何对镶嵌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排序。以上部分中列出的镶嵌顺序描述是综合描述,而本部分将详述每种可能发生的情景以及相应的影像排序方法。
“按属性”、“最接近中心”、“最接近像底点”、“最接近视点”或“北-西”:
- 空间查询定义潜在的影像。
- 最小和最大像素大小值用于定义潜在的影像。
- 检查 ZOrder 并确定影像的优先级。
- 像元大小容差系数用于细化叠置影像的优先级。
- 将当前比例与低像素大小值进行比较,以细化重叠影像的优先级。
- 根据镶嵌方法选择合格影像并对其进行排序(使用“按属性”镶嵌方法时,排序顺序可以是升序或降序)。
- 使用镶嵌运算符解析叠置区域。
锁定栅格:
- 将覆盖镶嵌方法之外的所有规则。
无:
- 不应用任何排序规则。栅格按照其在属性表中的顺序排列。
接缝线:
- 空间查询定义潜在的影像。
- 最小和最大像素大小值用于定义潜在的影像。
- 检查 ZOrder 并确定影像的优先级。
- 像元大小容差系数用于细化重叠影像的优先级。
- 根据镶嵌方法选择合格影像并对其进行排序。
- 使用镶嵌运算符解析叠置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