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线是按一定间隔显示在要素顶部的线或标记符号,其显示间隔以路径测量单位来指定。通过使用影线,可以创建几乎适合于所有使用被测线状要素的应用环境的地图。
以具有测量值的线状要素为基础的图层始终至少有一个影线类别与之相关联。默认影线类别最初包含一个影线定义。可以向该影线类别添加其他影线定义。每个影线定义都有其自己的一组属性。这些属性包括放置影线定义中的影线所依据的影线间隔的倍数、影线的线或标记符号,以及是否标注影线。使用多个影线定义可以设计复杂的影线绘制方案。
由于影线定义可能共享许多相同属性,因此,可以复制影线定义的属性并仅更改不同的属性。
可以将任意数量的影线类别与某图层关联。每个影线类别可包含任意数量的影线定义。创建多个影线类别的原因之一是,便于以一种方式为某些要素绘制影线,而以另一种方式为其他要素绘制影线。为此,应将一个 SQL 查询关联到各影线类别。创建多个影线类别的另一个原因是,使影线在不同比例设置下以不同方式显示。为此,需要指定各影线类别的比例范围。
如果需要在要素的末端使用影线,则需要将一个末端影线定义添加到影线类别。要在地图上显示影线,必须通过复选框启用影线。同样也可以逐一启用或禁用每个类别。
要节省时间,可以从另一个图层导入影线。这些图层可能在地图中,也可能已经以图层文件 (.lyr) 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中。如果作为导入来源的图层中的任何影线属性基于字段(例如,影线间隔),则该字段必须存在于要作为导入目的地的图层中。另一个节省时间的方法是使用影线样式。
影线不考虑 ArcMap 叠贴环境。因此,影线及其标注可能彼此叠置。要避免此情况,可指定另一个影线间隔,这通常会减轻该问题。但在某些情况下,建议将影线转换为图形,以便可以在地图上移动它们。
对于高级功能,最好通过生成脚本来操作影线的文本。